江泽民同志关心重视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时间:2022-12-12
来源:人民邮电报
江泽民同志关心重视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1984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全国电子新产品展览会上,试用国际长途电话向远方的工作人员问候。
1994年4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北京国际电信大楼和127寻呼台,并强调指出,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邮电通信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这些成绩,党中央、国务院是满意的。
1998年8月,江泽民同志视察长江抗洪抢险时了解应急通信情况。
1989年10月1日,江泽民同志慰问北京长话大楼值班员工。
1992年12月6日,江泽民同志为北京市程控电话联网题词。
1994年6月,江泽民同志为中国联通成立题词,对中国联通发展提出殷切希望。
1998年3月19日,江泽民同志为兰西拉光缆通信干线工程竣工题词。
江泽民同志的逝世,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巨大损失。我们缅怀他的最好方式,就是继承他的遗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江泽民同志十分关心重视电子、通信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多次针对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问题发表重要论述,这些重要思想和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我国科技创新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争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引进人才
1983年8月10日,我国派代表团对美国、加拿大两国电子工业进行首次考察,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的江泽民同志担任代表团团长。江泽民同志撰写的《美国、加拿大电子工业考察报告》指出,我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落后,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同时,应该利用国际有利形势,争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引进人才。这是提高工作起点、加速发展我国电子工业的重大措施。
1983年9月11日,江泽民同志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振兴我国电子工业》的文章。文中就发挥电子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建立合理的电子工业产业结构、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项目、推进科技进步和智力开发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文章指出,电子技术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大力开发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生产资料类产品,已成为电子工业发展的一个紧迫问题。必须坚持为重点建设和各行各业技术改造服务的方向。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有取有舍,集中力量抓重点,抓最关键的技术,抓最重要的产品和对全局影响最大的建设项目。要从全局和战略上考虑,坚决缩短战线,分清主次缓急,做好统筹安排。文章强调,科学技术进步和智力开发是电子工业赖以发展的基础,人才开发是关键,要努力造就高水平科技人才。
电子信息技术是振兴经济的倍增器
1984年2月21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电子工业厅局长工作会议上作报告。报告提出了发展我国电子工业的总设想,要求到2000年实现电子工业年总产值比1980年翻三番,主要产品和生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工业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这个目标比当时国家要求各国民经济部门达到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技术水平超前10年。
1989年5月26日,江泽民同志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上发表论文。论文指出,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电子信息产业以磅礴的气势高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更广泛地渗透到国民经济和军事应用的各个方面,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一种资源。电子信息技术是振兴我国经济的一种有效倍增器,是现实渗透性最强、发挥作用最大的新技术。要通过调整产业政策,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摆到国家战略重点的位置上,要立足于自己的力量,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引进技术为辅,着眼于国家长远利益,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关系,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结合我国情况,有所发明,有所创新。论文强调,电子信息产业要走集约经营、规模经济的发展道路,要把产业从当前分散、重复的状况逐步引向联合。
加快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开发与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十五次、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报告中,对信息通信业的发展成绩、地位和作用给予充分肯定。
1992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同志代表党的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指出,加快交通、通信、能源、重要原材料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开发与建设。这是当前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条件。报告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我国商业、金融、保险、旅游、信息、法律和会计审计咨询、居民服务等第三产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江泽民同志在会上作报告。报告指出,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钢铁、能源等基础工业迅速发展。报告提出要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时指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建设了一大批水利、交通、通信、能源和环保等基础设施工程。报告强调,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2000年3月3日,江泽民同志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的党员负责同志会议上,就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深刻变化和严峻挑战提出了应对的基本方针。讲话指出,信息网络化迅速发展,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要抓住信息网络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加快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并在经济、社会、科技、国防、教育、文化、法律等方面积极加以运用。同时,我们也应该高度重视信息网络化带来的严峻挑战。领导干部必须加紧学习网络化知识,高度重视网上斗争问题。我们的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都应该适应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对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
2000年8月21日,在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开幕式上,江泽民同志回顾了20世纪科技革命的辉煌成就,论述了信息技术对21世纪人类发展的作用。他指出,我们应该深刻认识信息技术的伟大力量,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发展。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其重要作用正在与日俱增。各国信息网络化水平目前还很不平衡。发达国家具有信息技术优势,拥有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成为信息富国;发展中国家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在信息化方面相对贫困。发达国家有义务在技术、资金、人才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他们的信息化进程。讲话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信息产业,正在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我们的战略是: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水准,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2001年7月1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法制讲座上分析了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对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提出的新问题,提出了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搞好对信息网络的管理工作,以推动信息网络快速健康发展的任务。他指出,要充分认识依法保障和促进信息网络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立法,加强信息网络方面的执法和司法,积极参与国际信息网络方面规则的制定,加强信息网络管理人才的培养。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我们自己
2006年12月10日,江泽民同志与我国微电子、软件和计算机领域的部分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和专家座谈时指出,微电子工业不仅是电子工业的基础,而且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我们自己。从长远发展看,我国应该有自己完整的可控的软件技术体系和计算机技术体系。不建立起这两个体系,我国一些关键领域的信息安全就难以保障。软件人才是软件发展的核心和基础。软件产业发展,既要立足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建立新型产业体系,更要兼顾技术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就业安排,力争走在世界前列。他强调,加快微电子、软件、计算机等产业发展,形成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增强核心技术能力,是国家战略层次的问题,要体现国家战略的驱动作用。要采取强有力的组织措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避免各行其是、分散操作,争取在一个较短时间内逐步取得技术主动权。
发展宽带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信息服务等产业
2008年10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上发表论文《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文中论述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特征,提出了新时期发展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战略和政策取向。论文指出,信息技术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是新军事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我们应立足中国国情,树立全球思维,超前研究部署,统筹规划安排,明确产业定位,提出和部署新的发展战略,不失时机地实现信息技术产业的新跨越。我们必须坚持自主可控、开放兼容、融合集成、军民互动、市场导向、跨越发展的方针,实现信息技术产业从规模速度型向创新效益型转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我们要瞄准技术前沿,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发挥国内市场优势,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坚持在开放中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注重政府和市场联动,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我们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注重发展微电子、计算机、软件、关键元器件及其材料等核心基础产业,以及宽带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信息服务等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我们要完善信息技术产业政策,把信息技术产业政策放在经济政策体系的优先位置,突出政府的有效引导,明确战略方向,制定市场规则,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突破核心技术、提升创新能力。
2008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会见《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学习研讨会代表时指出,信息技术产业是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是国际竞争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把握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抓住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加大信息技术产业的政策扶持,把信息技术产业政策放在经济政策体系的优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