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科学家罗沛霖:“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时间:2024-06-25
来源:中国电信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红色科学家罗沛霖:“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他毅然投入到祖国的电子和信息通信事业的建设中;他历经革命战争的风雨洗礼和新中国的艰苦奋斗,被誉为“红色科学家”,又被称作“三士”科学家;他以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才智,为新中国电子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就是电子与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罗沛霖。
罗沛霖院士像(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官网)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罗沛霖院士的传奇人生,探寻他如何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中国电子工业的辉煌篇章。
弃优渥奔革命,勇担红色工程师
1913年12月,罗沛霖生于天津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罗朝汉为电报学堂创始人并任北京电话局局长。受家庭的耳濡目染,罗沛霖在南开中学就读时就热衷于无线电技术的研究和实验,并凭借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同时录取,最终他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开启了无线电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之路。
大学时代的罗沛霖(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官网 )
1933年,罗沛霖与钱学森结识,在其影响下,他读遍了图书馆里所有关于电信知识的书刊,同时也自修了现代物理学,知识水平日臻提高。
在大学同学引荐下,罗沛霖毕业后来到了广西,在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无线电厂担任电子工程师。但得知桂系军阀支持蒋介石一方围剿红军后,他毅然放弃优厚待遇,逃到上海,并在朋友安排下进入中国无线电业公司。
看着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罗沛霖思索着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并逐渐有了清晰的方向——到延安去!1937年12月13日,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前往延安。在那儿的一个大窑洞里,罗沛霖见到了时任军委三局局长的王诤。
王诤像(拍摄于中国电信博物馆一层)
凭借深厚的电子学知识基础,罗沛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通信战士,积极投身到延安通信材料厂的创建中。当时的延安,通信器材十分匮乏,自主研发的核心能力极其缺乏,而罗沛霖的到来为这一局面带来了转机。
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他带领同事们自己动手、自力更生:没有润滑油就用猪油替代,没有酒精就用烧酒,缺少绝缘材料就改用木头……经过艰苦努力,相继设计并制造出了可变电容器、波段开关和可变电阻等一系列无线电零件。凭借着同志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出色的创造力,这些零件最终汇集成属于八路军自己的通信电台,打破了依赖外部供给的束缚。
随后,罗沛霖继续投身于研发工作,成功研制出数十部7.5瓦的移动电台和一部50瓦的发射机,这些装备在抗日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极大地弥补了我军在无线电通信方面的短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央军委三局局长王诤开玩笑说:“有了罗工程师,我们就不再是‘土八路’了。”
延安通信材料厂位于盐店子的旧址(拍摄于中国电信博物馆一层)
20世纪40年代延安通信材料厂生产的80瓦发报机(拍摄于中国电信博物馆一层)
左:毛泽东为延安通信材料厂的题词“发展创造力,任何困难可以克服,通信材料的自制,就是证明”;右:朱德为延安通信材料厂的题词“努力进行交通战,建设自己的交通,破坏敌人的交通”(拍摄于中国电信博物馆一层)
1939年,按照党组织决定,罗沛霖来到重庆,投身到党的地下工作,留在党外做统一战线工作。他协助章乃器开办了重庆上川实业公司电机厂,建立秘密工作基地;参与组建了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协进会,并担任干事,该协进会坚持团结、抗战与进步的方向,凝聚了百余位进步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海外深造磨砺志,心系家国急归航
当全国解放在即,罗沛霖又迎来另一个身份的转变,那就是:为新中国深造,远渡重洋攻读博士!
当时,新中国建设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党组织深思熟虑后决定:派遣罗沛霖赴国外深造,期望他能将国外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回来,建设新中国。
在钱学森的引荐下,罗沛霖向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递交了入学申请。鉴于他过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优异的成绩,加州理工学院同意他跳过硕士,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罗沛霖在交大学习时的成绩单和推荐信(来源:钱学森图书馆)
对于已届35岁的成年人来说,重回大学读书并非易事。虽然在异国他乡,他始终不忘报国的使命。在美期间,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繁忙的学习生活压力使他患上了胃病。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每周学习、工作超过70个小时,仅用23个月就完成了所有的课程和论文要求,不仅赢得了教授们的赞赏,也为自己在学术领域赢得了声誉。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罗沛霖当即决定提前进行口试答辩,以便能尽快返回祖国,投身到保家卫国的行列中。面对导师的高薪挽留,他坚定地表示:“战火已经蔓延至我的故土,我岂能安心在此继续学习?”最终,校方根据罗沛霖的情况为他提前安排了答辩。几经险阻,他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轮船,并在途中完成了博士毕业论文。
作为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加州理工学院分会的负责人,罗沛霖在学习期间,积极动员留美人员回国立新功。在党和国家以及众多在美留学生的不懈努力下,一大批知名留美科研人员回到祖国,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倡建中国工程院,奠基电子信息业
1950年8月,满怀着热忱和使命感,罗沛霖开始主持建立我国首座大型电子元件工厂,同时主持研制“超远程雷达”和第一代系列计算机的重任,对雷达检测理论、计算机运算单元以及电机电器等均有创造性发现。
1956年3月24日,罗沛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这一年,他参与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的讨论和制订工作,并任电子学组副组长。
1972年,重回科研岗位的罗沛霖看到全球电子科技已经突飞猛进,而我国的已有技术却显得捉襟见肘。面对这一巨大的差距,尽管已至花甲之年,他依然争分夺秒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他一边撰写学术论文,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见解,一边为电子学的发展出谋划策,希望能够推动我国在这一领域迎头赶上。
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1977年,“超远程雷达”终于研制成功。
晚年罗沛霖(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官网)
年届七十,罗沛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国际学术领域。在一次考察中,他敏锐地发现我国在国际科技舞台上因缺乏“工程院”而受限,这激起了他深厚的责任感。1982年,他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并在十余年间一直坚持呼吁推动实现。1992年,当成立中国工程院的倡议再次被提上重要议程时,已经步入耄耋之年的罗沛霖亲自起草了关于成立中国工程院的上报材料——《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与学界翘楚张光斗、王大珩、师昌绪、张维、侯祥麟联合署名呈递给党中央。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这一建议终于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1994年5月1日,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罗沛霖当选为第一届院士和主席团成员。作为我国工程科技界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工程院的成立也成为罗沛霖晚年最欣慰的一件事。
中国工程院成立五周年时六位倡议人合影 左一为罗沛霖(图片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90多岁高龄时,罗沛霖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每日仍坚持工作到深夜。他的勤奋恰如妻子杨敏如笔下所述:“年近期颐休叹老,莫负流光分秒。”直至2011年4月17日,他走完了光辉的一生,在党旗下安然离世。
罗沛霖曾直言:“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他以一颗赤诚之心,为我国电子科技的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999年3月27日罗沛霖于北京南沙沟寓所(摄影:侯艺兵,图片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从延安岁月到新中国成立,从战士到博士到院士,罗沛霖虽然有不同的身份和任务,但始终不变的是他爱国报国的理想信念和奉献于祖国电子信息科技建设的殚精竭虑。
今天,当我们回望罗沛霖院士的足迹,不禁对他传奇的一生而深感敬佩。对党忠诚、矢志报国、奉献终生,他用生命为科学家精神和红色电信精神做出生动的诠释,也为后来的年轻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参考资料:
1. 中国工程院院士馆https://ysg.ckcest.cn/html/details/651/index.html
2. 中国科学家微信公众平台:《红色科学家罗沛霖:创造出了属于八路军自己的通信电台》,来源;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3. 上海交通大学:《罗沛霖:交大人在延安》;https://news.sjtu.edu.cn/cxyj/20230706/185650.html;
4. 《1938年投奔延安被婉拒,特工李强知道后:这人有用,把他留下!》https://mp.weixin.qq.com/s/WtfcyUod22mhtjKab6R3Dw;
5.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罗沛霖:建言推动成立中国工程院》,来源:学习时报,作者:钟卫宏 陈萌萌;http://cpc.people.com.cn/n1/2022/0824/c443712-32509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