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 > 通信科普

浩气贯长虹 傲骨献乾坤:“无名英雄”蔡威

时间:2023-12-11
来源:中国电信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作者:
字体 :

瑟瑟秋风,吹过荒山野岭。没有言语,没有鸣枪,战友们用一片抑制不住的啜泣声为他送行……就在长征即将胜利结束的前几天,他孱弱的身躯轰然倒地——一颗极度疲惫的高贵灵魂永远沉眠了。战友们含泪就地把他埋在甘肃省岷县维新乡卓坪村外河滩小山包上,尔后带着英灵未竟的心愿继续前行。

青山埋忠骨,生死两茫茫。49年后,亲属和战友历经多年的苦苦探寻才找到他的遗骸!徐向前元帅闻讯心潮起伏,挥泪题写:“无名英雄蔡威”。

徐向前为蔡威的题字:“无名英雄蔡威”

图片来源:共青团中央官方账号

作为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信和技术侦察工作的创始人之一,蔡威在短暂的29个春秋里,留下了不为世人所知的特殊贡献,以及即使在今天也不能全部公之于众的独特建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位“无名英雄”的革命传奇与英雄功绩。

富家子弟抛家舍业投身革命 

18岁的蔡威

(这是蔡威唯一留存的成年照片)

图片来源:福建日报

蔡威,原名蔡泽鏛,字景芳,1907年3月出生于福建省宁德县城关镇。蔡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人丁兴旺,家资富裕,其高祖是有“蔡百万”之称的闽东首富;其舅舅曾是四川盐运使;其父亲蔡祖熙是清末举人,任翰林院编修。民国初年,蔡祖熙担任福建省参议员,后担任宁德县商会会长,是个爱国开明人士。由于他品学兼优,矢志报国,因此备受闽东实业家林理斋先生赏识。林理斋力倡教育、实业救国的维新变革思想,对蔡祖熙很有影响。此后,林理斋还将贤淑聪颖的女儿林莺许配给蔡祖熙。蔡、林两家联姻后,诞下了蔡威等子女。

蔡泽鏛和母亲的合影

虽然出身世家,但蔡泽鏛并非纨绔子弟,他从小聪敏好学,6岁进入私塾读书。他自幼就崇拜陆游与戚继光,喜欢他们爱国爱民、刚正不阿的品格,心中逐渐萌发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思想。

1922年春,蔡泽鏛到福州格致中学求学。期间,他逐渐接触到了新思想和新文化,萌生了对新事物的憧憬。1925年, 他凭借优异成绩考入上海惠灵英语专科学校。在沪读书时,他阅读了马列书籍,也目睹了“五卅运动”中帝国主义的罪行,以及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巨大力量,思想上发生了巨大变化。1926年,19岁的蔡泽鏛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年底,他受党组织委派,回到宁德开展革命工作。

宁德县蔡氏家庙

1927年,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党福建省党部右派分子将省党部的领导权篡夺,并下令进行清党,蔡泽鏛等人在福州被捕。被捕后,他的家人挑了两担银洋到福州,重金保释他出狱。这次被捕不仅没有让他屈服,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参与革命的决心。出狱后,没有时间和家人告别,蔡泽鏛饱含思念写了一封信“我在外一切安好,家中勿挂念”“吾有必行之事,恐难尽孝,亦有愧于你”,1927年9月间,他毅然重返上海寻找党组织,后化名蔡威,以上海同济大学求学为掩护进行地下革命活动。

1931年上半年,蔡威在党组织的指示下,开始在上海党中央特科秘密无线电培训班学习无线电通信技术,从此开始了其机要工作生涯。作为我党我军最高保密机构,中央特科一直以“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妻儿”为铁律,为了革命理想和工作需要,蔡威忍痛切断了与家人的所有联系。在训练班里,蔡威学习刻苦,很快掌握了报务、机务等技术,每分钟能收一百三四十个英文字母。他还先后结识了宋侃夫和王子纲,三人在后来的战斗岁月里互相关心、帮助,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创建电台立大功,机务专家育人才 

1931年10月下旬,蔡威结束了学习,奉命与王子纲、宋侃夫、徐以新等人前往鄂豫皖苏区首府新集(今河南新县城),建立无线电台。

鄂豫皖苏区由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1931年10月成立,总指挥为徐向前,下辖4个师,近3万人,是当时红军最大的根据地之一。但鄂豫皖苏区远离党中央,通信联络工作要靠地下交通员一站一站的传递,没有时效性不少信件还被敌人截获,致使贻误战机。因此,建立无线电通信工作,成为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的当务之急。

在出发之前,上海党组织找到了蔡威等人,并对他们说:“一切都需要你们从头开始,要靠你们的心血和汗水来创造。”“党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完成任务。”蔡威等人坚定回复:“请党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完成交付给我们的任务。”

一路上,蔡威一行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为躲过敌人的盘查,他们把学生头理成光头伪装成商人。可头发剃光后,白生生的头皮又成了问题,为了万无一失,他们只好让交通员带到附近乡村,吃完饭就坐在老乡的柴垛上晒太阳,整整一天晒下来叫人苦不堪言。就这样,几个人咬牙连续晒了三四天,头皮都晒脱了,脸上的白嫩也消失了,像换了个人似的。特别是蔡威,从一个白面书生活脱脱晒成了饱经风霜的商人模样。此后,他们一连走了七八天时间,终于在11月中旬成功到达了苏区,蔡威担任中央军委鄂豫皖分委会参谋,开始了紧张的电台创立工作。

这年初冬,鄂豫皖苏区成立通信大队,并举办了第一期无线电培训班,蔡威参与负责培训班的工作并兼任理化教官。他耐心讲解、启发、引导,教授学员无线电原理和英文字母。他又拆开机器,对照实物和线路图,耐心地启发、教导学员。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员们终于初步掌握了电台通信的基础知识。无线电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红四方面军初期的无线电通讯工作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为了明天,我们要干啊!” 

“为了明天,我们要干啊!”这是蔡威的口头禅,也是他实干精神的写照。

培训通信人员的同时,蔡威致力于电台器材的筹集工作。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时的根据地并没有现成的电台。于是他整日里围着部队缴获的那些“破铜烂铁”进行挑选,仔细地清洗、整理、组装,为筹建电台做准备,为此经常满身油污,变成了一个地道的“机修工”。

经过一个多月的收集“摆弄”,一台原本破烂的发电机终于被修好。

虽然有了发电机,但没有收发报机,电台依旧无法组建。恰好在1931年12月23日,徐向前指挥部队在黄安全歼国民党军第六十九师,缴获了一部完整的电台。蔡威像捡到宝贝似的高兴极了,连忙进行检修。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蔡威和宋侃夫、王子纲的努力,红四方面军第一部电台顺利诞生!

1932年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第一次党代会在新集开幕。大会进行过程中,蔡威用这部电台收到了中央苏区红色中华通讯社播发的黄安战役胜利的电文及中共中央的贺电,虽然这部电台只能收报不能发报,但大家对建立电台充满了希望。

红四方面军第一部电台照片

在后来的商潢战役中,红军歼灭了敌军张钫部的一个骑兵旅,又缴获一部电台和一部发电机。有了这些,一部功率15瓦的电台被改装成功。1932年2月,蔡威在新集镇南门外钟家畈村后的祠堂里组装调试,随着一阵清脆悦耳的“嘀嗒嘀嗒”信号声响起,鄂豫皖苏区对外的无线电联络成功建立了起来。他还将上海党中央发给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党代会的贺电及时传达给与会代表,引起会场的热烈欢呼。会后,徐向前总指挥专门到电台向蔡威等人表示祝贺和慰问。红四方面军电台的建立,改变了红四方面军及鄂豫皖苏区远离中央、孤军苦战的局面,为苏区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缺乏器材油料,电台经常出毛病,这让蔡威十分焦急,他整日埋头钻研,日夜苦干,一有闲暇时间就对机器进行潜心琢磨,坏了就修,修好再用,用坏了再修。旧电瓶的铅板坏了,他利用废铅重新制作;大电池用完了,他设法把30节小电池焊接在一起使用;没有润滑油,他把猪油、牛油炼两次再加以过滤使用......他的这些创造性工作成果对鄂豫皖和中央苏区无线电通信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电台工作外,为了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发展兴旺,蔡威还提议迅速扩大无线电通信兵的队伍,并热心兼任了理化课和机务课的教学。1932年6月,经鄂豫皖苏区军委会同意后,第二期无线电训练班开始了。在训练班教课时,蔡威常常一大早就到了,工作到天黑才回去。他不厌其烦地拆开机器,拿实物和理论相对照,他把无线电抽象的概念,讲得既通俗又形象,还善于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做许多形象贴切的比喻,深入浅出地启发学员们。不仅如此,他有时还会根据每个学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单独补课。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总部正式建立二部电台,并任命蔡威担任二台台长,率领无线电训练班人员携带大批器材跟随25军73师行动。红四方面军继续西进,经随县、枣阳、浙川,于10月下旬抵南化塘小镇。到达之后,蔡威立即架设电台与中央联络,可是一连工作几个小时仍联系不上。他便带领同志们扛着机器登上一座又高又陡的大山,整整呼叫了一个通宵。第二天凌晨,得知一台已在另一地区与中央联系上了,蔡威才带着电台下山。经过艰苦的行军,电台紧随部队突围出关中。12月下旬,他们出秦岭,涉汉水,过巴山,经两河口、苦草坝,进入通南巴地区。

到这里,蔡威情缘红色电波的传奇革命生涯才刚刚拉开序幕。那么,他又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技术,为红军立下汗马功劳的呢?我们下一期接着讲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