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 > 通信科普

博物馆“热”的“冷”思考 ——两会代表委员谈博物馆发展

时间:2019-08-13
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作者: 徐秀丽
字体 :

近些年,尤其是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全国博物馆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今年的两会上,博物馆“热”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之一,他们对博物馆“热”进行了“冷”思考。代表委员们认为,“是时候对博物馆的发展进行‘回头看了’,总结经验,梳理不足,以利于博物馆更好地发展。”

文物“活”起来更多的是内容的“活”,是价值的“活”

“文物之所以让人动容,主要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在于其蕴含的文化故事、文化基因,在于其内涵的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认为,让文物活起来,就是要加强文物研究,对隐藏在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进行深刻挖掘,“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满足于领略它们对以往人们生活的艺术表现,更应该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

王春法认为,无论是藏品还是研究,归根到底都要为展览服务,都要支撑和服务于展览,展览是博物馆最重要的产品,策展能力是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即使拥有再多再好的藏品,如果不能持续不断地推出展览展示,也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欣赏需求。

“这就要求博物馆围绕展览展示进一步充实丰富藏品形态,加强研究基础,强化教育功能,提升文创水平,不断放大和提升展览社会效应。”王春法强调。“博物馆的教化功能应该强化,要充分发挥出来,而不是淡化。讲解什么、展出什么、研究什么,其实本身代表一种选择。选择就是评价,评价应该是有立场的。博物馆绝对不能去意识形态化,不能去价值判断化,不能没有立场,没有原则。对文物的欣赏,应该是基于深入研究后,对它内在价值的把握。博物馆应该有一种庄严感,有一种仪式感,有一种神圣感。”

文物是有尊严的

“博物馆‘热’的背后,既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也得益于博物馆展览教育水平和管理服务意识的不断提升。我国博物馆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和期待,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好事。”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历史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说。

《博物馆条例》明确了博物馆是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

定义决定属性,功能决定职能,社会功能和作用决定了应该担负的社会形象和角色。但博物馆“热”起来的同时,一些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是值得再商榷的。

“比如,文物本身‘动’起来的表现形式,我不是很能接受。”贺云翱明确表示。

“博物馆还是应该庄重大方严肃一点比较好。”贺云翱说。

“文物是有尊严的,用流行的方式取悦于观众削弱了文物的地位和博物馆功能,文物本身不能被搞笑。”贺云翱强调,“迎合看上去是赢得了观众,其实也失去了另一部分观众。”

要有共同恪守的职业道德准则

“如同任何行业一样,如果说博物馆是一门‘专业’,那么就必然有博物馆机构及其从业者所共同恪守的职业道德准则,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行规’,这是衡量我们这个行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在接受采访时说。“与法律等外在强制性规定不太一样,职业道德强调内在的、自觉的自我精神约束,据此人们来决定什么可以做、应该做,什么不可以、不应该做。”

他进一步解释道:“今天,博物馆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合作伙伴关系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各种利益的诉求交织在一起,博物馆越来越深地介入具有商业性质的活动等等,极容易把博物馆推向职业道德讨论的风口浪尖。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很好地把握了尺度”。

安来顺还进一步透露了国际博协2018年3月发表《关于博物馆独立性的声明》的一些“背景”,2017年大英博物馆因对观众用手机在展厅拍照收费引发质疑,甚至导致法律诉讼,2018年初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对卢浮宫展览更新提供赞助被公众质疑为商业利益致使博物馆的公共性受损等等。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组织,国际博协必须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重申《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的相关原则:‘不论资金来源或治理模式如何,博物馆都应保持对其项目、展览和活动的内容及其完整性控制。创收的活动不应损害机构或者公众利益。博物馆高度的专业性和机构的正直以及自治不应因为财政利益受到损害’”。安来顺说,“所以,今天博物馆在对社会越来越敏感的同时,也被社会所越来越敏感着。”

展览要做精做细

“博物馆是公众教育场所,人们热衷于到博物馆参观,是因为在博物馆可以看到实物,而看书上的图片和观看影像资料都无法取代看实物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陶瓷专家吕成龙认为,“面对每天大量渴求知识的观众,博物馆一定要向公众传达正确信息,不得有丝毫马虎。”

吕成龙总结了展览中存在的错误,如展览的定名不规范或者不正确,想怎么叫就怎么叫,甚至出现错误。“我实地参观发现,这类错误比比皆是,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几乎每个博物馆都有。”

还有展览年代定错,例如将清代雍正朝仿明代永乐朝瓷器定为永乐朝产品。仔细看会发现展览主题说明文字、重点文物说明文字或知识介绍文字中病句、错字、落字、标点符号乱用随处可见。如将“练泥”写成“炼泥”、“刮坯”写成“剐坯”、“成型”写成“成形”等。

“特别是每天有大量学龄前儿童和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如果任这种错误发展下去,对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将产生非常不利影响。”吕成龙强调,我们的展览一定要做精做细。

博物馆游学不是游乐

“文旅融合以来,我们馆的旅游人数也随之增多,如何更好地做好公众服务,我们压力很大。但无论何时,都不能脱离博物馆研究的主业,充分解读好、展示好地域文化。”全国人大代表、青州市文物局副局长、青州市博物馆副馆长王瑞霞说,“要有担当,但不盲从。”

青州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共收藏各类文物5万余件,包括陶瓷、青铜、书画、石刻、雕塑、玉器、杂项等,有“小大博物馆”之称。特别是藏有1996年在青州市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的佛教造像400余尊。青州博物馆年均观众接待量达到50万余人次,在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这两年,博物馆游学兴起,孩子们走进博物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接受知识滋养是好事。”王瑞霞说,“但游学不是游乐,博物馆不是游乐场、卖场,而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到博物馆学什么并没有做足功课,甚至让孩子到博物馆‘放风’的心理也是存在的。在这一点上,博物馆也要有清醒的认识,不仅是满足游学需求,更要引导家长、学生,到博物馆参观的真正目的。”

博物馆也要解读好一座城

每一座城市都从历史中走来,每一座城市都将为后人创造历史。“读懂一座城市的历史,领悟城市故事背后的历史智慧,将城市精神传承下去,是当代人的责任。”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员齐玫说,“北京,是一座伟大的城市。首都博物馆作为这座城市的博物馆,收藏、研究、传播、展示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城市精神,是首都博物馆人的使命和初心。”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首都博物馆时指出:“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首都博物馆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强了首都历史研究。“去年推出了《极简北京史》,用极简的语言、精选的文物,讲述北京城市文明,回溯首都发展历程,为新千年的首都发展积聚创造力。”齐玫说。“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源于对自身历史的了解与热爱,当代中国博物馆在迎来发展黄金期的同时,博物馆人也深感使命光荣和责任重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