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 > 通信科普

陕西省邮电发展简史(四)

时间:2020-10-16
来源:《邮电文史》           作者: 陕西省邮电管理局史志办
字体 :

改革开放后的辉煌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陕西邮电部门以通信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加快通信建设,在国家“优先发展”、“四个一起上”和“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等方针指引下,陕西省、地、市、县各级政府重视邮电工作,政策上扶持,资金上倾斜,大力支持邮电通信建设。企业内部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经营管理,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学习和推广先进经验,改革管理体制,理顺省、地(市)、县三级邮电企业的关系,推行局长负责制、任期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全面推行企业经济核算制,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发展邮电业务奖励办法,改革劳动工资制度,促进企业优化劳动组合,从而调动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使陕西邮电通信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通信建设加快,通信能力增强。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仅1993年就完成11.2亿元,相当于建国后至1978年固定资产投资总数的5.25倍。1993年全省邮电局所总数达到1825处,邮路及农村投资陆线总长度达到198831公里;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达到25611路端,其中程控长途交换机容量达到25088路端,长途电话话路达到9988路;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24471门,其中程控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71571门;农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89122门,其中自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已达到39903门。全省93个地、市、县邮电局实现了市话自动化,自动化率为93.93%。全省电话普及率由1983年的0.48%上升到1.5%,省会西安的市话普及率已达到4.94%。

邮电业务蓬勃发展。各级邮电部门大力发展和开拓各项邮电业务,先后开办了邮政储蓄、邮政快件、特快专递、商业信函、礼仪信函、电子信函、用户传真、礼仪电报、长话直拨、无线寻呼、移动通信、磁卡电话和“168”电话信息台等业务。1993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71004.9万元,比1978年增长6.91倍。市话用户年末达到224949户,农村电话达到31673户。邮电新业务增长幅度更大,到1993年底,邮政储蓄年末储蓄余额突破10亿元;长途电话直拨有权用户达到142443户;无线寻呼电话业务从1986年开办,全省已有45个地、市、县邮电局开办,用户达到61515户;移动电话从1990年开办,全省有7个地市17个县局已开通了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300户。

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1986年以来,先后在西安等10个地(市)和37个县安装了程控市内电话交换机,全省地(市)局市话已全部实现程控化,西安市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0.6万门,市话号码由6位升为7位。1990年全省县以上城市的公众电报全部实现了自动转报,进入了西安自动交换网。先后开通了西安至郑州1800路中同轴电缆和西安到兰州480路对称电缆,并利用一级干线改造下电路扩大省内二级干线,对五大微波干线进行技术改造。同时省内还建成了几条微波线路。光缆已在西安、宝鸡市话网中使用,郑州至西安、西安至成都的一级干线光缆工程已通过初验,西安至兰州、乌鲁木齐的光缆开始布放。省内咸阳至三原的光缆正在兴建。西安卫星通信地球站一期工程已经竣工。西安火车站邮件转运站、火车西站邮件集装箱场地及邮件转运专用地道、西安邮政枢纽大楼已先后建成。安康和绥德两个邮区中心和西安航空转运站正在建设中。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93年全省邮电通信企业业务收入达7亿元,比1978年增长17.31倍。全员劳动生产率按人均业务总量计算达到21805元,比1978年提高了4.8倍。

改革开放的15年中,陕西邮电通信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与社会的需求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长途电路紧张、市话装机难、邮政通信技术差、农村通信薄弱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按照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精神,陕西邮电通信将围绕“发展、改革、服务、效益”来思考问题,面向市场,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邮电通信,努力完成“八五”期间陕西邮电发展目标,力争早日实现邮电通信现代化。

(全文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