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 > 通信科普

如何安全使用微信

时间:2019-08-09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 程京生
字体 :

在即时通信软件中,微信用户最为广泛,人数最多。智能手机绝大多数用户都下载、安装、使用微信。用户不仅常常更新朋友圈,记录生活感知感悟、展示个人风采等内容,还加入了众多的微信群组,启用了微信支付和基于此的相关业务,成为微信忠实用户。不少商家在线上线下开通了微信收付款(二维码)服务,满足了大家需要。近来,关于使用微信带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隐患问题时有报道,应引起用户的高度重视。笔者就如何安全使用微信提供五点建议。

第一,用户要有信息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信息安全认知水平和能力。做到从正规渠道下载、安装、使用微信客户端,并及时更新到最新版本。在使用中应管理好微信平台的各种直接应用(微信支付、朋友圈、微信群等)和间接应用。同时,设置不自动接收任何朋友发送的文件、图片,防止病毒入侵;减少订阅公众号的数量,保留有价值、有意义的订阅号及服务号;手机中的重要文件及精彩照片及时通过微信“文件传输助手”上传到电脑保存;使用微信第三方服务时,在下载、安装软件时应充分了解各种授权并做出选择;不穿插在不同平台使用同种业务,少给商家留下业务用过的痕迹,如缴纳水电费,网银和微信支付选择其一即可。

第二,严控“朋友”入内,确保通信录成员的真实性。在添加新的朋友或被添加时应验明对方真实身份,并修改昵称及备注(姓名、单位、电话等)信息。同时,做好联系人类别管理,准确设置其标签。主要分两类:一是个人用户,如父母、子女、亲戚、同学、同事、客户、其他(被动添加、一面之缘的朋友)等标签;二是公务用户,如职场中的各级领导、大客户、普通客户、现同事、前同事、高级友人等标签。此外,如朋友不多,可从地域上划分标签:本地、外地,这样简单明了。为防止手机丢失,建议标签的划分采用字母加数字方式显示,既可提高安全系数,又便于日后管理。

第三,应视对象决定开放朋友圈或屏蔽朋友圈。应阅读有意义、有趣味的分享内容,尤其是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这是线上了解和认识身边朋友的一个很好方式。对那些常常发布广告或转发功利性链接的“朋友”,可谢绝进入个人视野。我认为,在圈子里适度发布生活感言、职场趣闻、兴趣爱好等内容,便于朋友从多个方面认知你。前提是要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信息的防护,如在异地活动、财产、子女情况等,从信息安全角度来说,不宜过度张扬或炫耀。所以,在发布时应充分考虑到阅读对象,是采用定向标签发布,还是面向所有人发布,应视内容决定,以确保个人信息安全。此外,建议定期清理多年从不联系的“朋友”,包括主动联系的和被动联系的。

第四,加入微信群应慎重,必要时应主动退群。目前,微信群种类繁多。在添加微信群时,一定要辨明该群属性,进群先修改认识的成员昵称为实名,特别是一些带有流动性特点的群组,如客户群、会议群、学习培训群、购物群等,应要求群主让成员修改为实名,方便交流,并时刻关注群发内容是否符合该群性质。在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或身份改变后,应及时主动退群。另外,尽量不在群内购物,有的微商群主未在工商管理部门申办经营执照,属非法营业,不能提供正式发票,一旦商品有质量问题,在退换货上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五,应重视微信线下支付场景的选择。绑定的银行卡资金不宜太多,从二次安全角度来说,建议先将银行卡部分资金转入微信钱包,通过微信钱包支付购物款项,这样既便于掌控资金,又能防止过度消费。同时,本着能用银行卡的地方优先使用银行卡,能对方扫码的不主动要求去扫码;尽量做到不在街头小摊店铺用微信付款,确保支付账户安全。

返回顶部